去壹人事APP浏览
加入HR交流社群,
50万HR人在这里

为什么你招得到人才,却留不住?

来源:HRoot 阅读量:591 时间:2023-05-06

  01 Capital One的人才怪圈

  2015年前后,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有大量的初始公司,几乎所有的平台公司都成立了互金事业部,翻开这些公司高管的履历,你会发现一个一直出现的公司——CapitalOne(第一资本)。

  CapitalOne可谓是大数据金融先驱,从2000年开始利用大量的数据来预测客户的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并相应地定价其产品和服务。

  CapitalOne出身的招牌之所以这么金光闪闪,除了它的行业地位外,还因为他们有一套基于“数据驱动”的招聘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精英从普通人才中识别出来。

  公司创始人理查德·费班克说过一句很牛逼的话:“拿我们公司前10%的人和别的公司来比,可能没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拿前80%的人来比,那简直高出好几个档次。”

  这家公司的招牌牛到什么程度?据说有人在CapitalOne做了一个月实习生,回国后加盟某公司,公司估值立刻涨了一个亿。

  可能你还想听听CapitalOne的识人之道。可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家公司后来陷入了一个怪圈:Capital One能发现人才,却留不住人,这些最优秀的年轻人平均待上5年之后,就会离开,流失率远远高于一般的金融公司——甚至“流失”出了当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半壁江山。

  这是为什么呢?


  02 低级员工为什么有额外补偿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在书的第三章提出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同一公司的同一工作小组中,生产效率最低的员工,收入一般比自身创造的价值要高;生产效率最高的员工,收入却比自身创造的价值低呢?可要是一流员工报酬过低,他们干嘛不改投工资较高的雇主门下呢?

  这个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大公司中,最优秀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是普通员工的数倍,但收入可能只是高出50-100%。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薪资收入,另一类是高级职位带来的权力。

  每一个员工心目中,薪水与权力的组合都有一个让自己最满意的平衡点,即经济学所称的“帕累托最优”。

  答案就很简单了,一个公司的高级职位和低级职位总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高级员工同时拥有薪水和高级职位带来的权力,升不上去的普通员工的回报中,只有薪水,自然相对于贡献度更高。

  罗伯特·弗兰克在《牛奶可乐经济学》第三章“职场的秘密”中解释说:

  低级员工愿意继续留下来的唯一原因,必然是他们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

  而这种额外补偿,正是来自对高级员工的隐性课税——如果这种税数额不算大,那么高级员工就乐于继续待在公司里。

  但如果大部分人都很优秀怎么办呢?因为HR部门太牛了,搞得公司“人才挤挤”,升职上去的高级员工的隐性课税就不够了,前面说的“第一资本”正是遇到了这个问题,那些辛辛苦苦招进来的人才大量流失。

  罗伯特·弗兰克的这个有趣的观点,还可以解释国有垄断企业用人上的一个特点。


  03 权力是怎么换成利益的

  我常常收到读者咨询“升职好还是加薪好”,大家可以看看罗伯特·弗兰克给出的建议:

  不介意职位高低的人,最好是到员工生产效率高的公司去,接受低级职位,享受额外薪资。其他重视高级职位的人,则最好是到平均生产效率较低的公司去,接受高级职位。

  什么意思呢?

  每一个人心中“权力与薪水”的“帕累托最优组合”是不同的,有些人更爱钱,有些人更爱权。

  如果你更爱钱,不如到那些“人才过度竞争”的公司,做相对低一点的职位,以获得“高薪者的补贴”;

  相反,如果你更爱权力,自然是到那些“高级职位过度供应”的企业,做相对高一点的职位,我称之为“低薪者的权力供奉”。

  罗伯特·弗兰克的分析到此结束,但我却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职场权力的经济学规律:

  如果某个行业由于垄断回报过高,出现人才过剩,那么,这些公司的职场上,就会出现底层员工用“被权力压迫”去换取经济利益,高层员工“牺牲经济利益”去换取权力的快感。

  最典型的就是国有金融企业。

  银行业每年进入一大堆985、211的毕业生,拿着相对较高的薪水,做的是高中生就可以胜任的最没有价值的柜面工作,还美其名曰“下基层锻炼”。

  而高层则相反,同样的资历,国有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收入比民营银行、私募基金低很多,这一部分“薪水”并没有白白放弃,而是“变现”成了权力支配的快感。

  国有金融企业不同级别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政府机关的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绝对支配权。

  金融业的一大恶习——对年轻女下属的潜规则,几乎都发生在国有金融企业中,相反,在私募基金行业就较少出现。

  你想,让一帮985、211的优秀毕业生在你面前俯首帖耳、甚至公开地进行“职场性骚扰”,这就是用钱买“权力快感”啊。

  今年,新一轮国有金融企业降薪即将开始,但基于“权力与薪水”的“帕累托最优组合”原则,无非是两个后果:

  1、对收入更敏感者留不住,跳槽到私募

  2、剩下对权力更敏感者,晋升更快,用钱买更多的“权力快感”

  相比而言,机制相对灵活的民营企业“帕累托最优组合”更灵活,但灵活也就有失控的问题。


  04 人才过度竞争导致的业务失控

  CapitalOne高级职位不足,还有一个原因,到了2014年以后,它规模太大了,由于金融投资业务的谨慎性原则,业务扩张慢下来,可供晋升的职位就少了,但它的HR前期扩张速度过于强悍,导致内部人才恶性竞争。

  CapitalOne公司此时的大部分员工都已经实现财务自由,薪水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个个追求自由支配权,自然留不住,流失出去成为公司的竞争对手。

  反过来说,如果公司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是可以解决“内部人才过度竞争”的问题的,但业务扩张过快,管理失控,后果比人才流失还要严重。

  优秀员工的数量要跟业务增长匹配,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但到底应该是业务先扩张,还是人先招进来?这还真是个难题。

  垄断国企和以前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敢于采用“人才池”的方式,把市面上优秀的人先招进来,再根据各自优势具体分派到各部门,因为它们的核心业务都有坚实的“护城河”,规模又大,人才消化能力强。

  但很多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带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情,再加上他们往往很有个人魅力,行业人脉又深,稍不留神,人才就招多了。

  你看,人家这么看得起你,投奔你的兄弟们也不指望薪水有多高,不就图个自由成长的氛围,能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吗?于是,接下来就是配人配钱配业务,再加上创业企业缺乏战略方向,“因人设岗”、“因人上业务”的盲目扩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创业企业,一开始的豪华阵容,往往就预示着失控的必然性。

  相反,很多发展很稳定的企业,表面上看,有很多“能力不合格”的人,其实这些人都有他们的合理价值。


  05 公司要有合理的“能力阶梯”

  最能体现一个公司人才结构是否合理的,要算是集体旅游了。

  既要有能多申请费用、做旅游攻略等高难度技术工作的人;也要有负责订机票酒店、控制预算、讨价还价的精明人;还要有帮女生拎行李、把领导伺候的舒舒服服的细心人;就算是那些专门负责赞美的人也很重要:“天啦,没有你我们可怎么办啊?”

  这才是一个团结的团队啊。

  一家公司也是一样,内部竞争不足固然不好,过度竞争也没有必要。人力资源的高、中、低档要均衡配置:

  能力强的,负责未来的高级职位;能力弱但任劳任怨、情绪稳定的,负责最基础的业务执行;就连光说不炼、会拍马屁的,也能负责公司文化和忠诚度建设。

  西游记团队四个人,如果只留下能力最强的孙悟空,这西天也是去不成的。

  所以大家别动不动就报怨有人“能力不够,马屁来凑”,要知道,每个人的“帕累托最优”是不一样的,你的优点,在别人看来可能都是缺点。只要人人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位,这种“能力阶梯”的权力结构,公司反而更稳定。

  也别因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那是有一帮“帕累托最优”偏向于“钱”这一侧的人,在陪你玩呢。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企业社保代缴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薪资代发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员工商保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