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解读(五)——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

来源:云南省人社局 阅读量:555 时间:2020-05-27
社群 HR社群

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

2020年5月1日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应当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单位和农民工没有直接联系,不属于用人单位范围,但基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目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建设单位不但具有相应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在三种情形下需要支付农民工工资(见“建设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定义务”中的7、8、9点)

一、建设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定义务

1.建设单位应当有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安排。没有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安排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2.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3.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4.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工程施工合同,应当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以及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并按照要求约定人工费用。

5.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并将人工费用及时足额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加强对总包单位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监督。

6.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工程数量、质量、造价等产生争议的,不得因争议不拨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

7.工程建设项目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等法律法规,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清偿。

8.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清偿。

9.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单位应当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二、建设单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法律责任

1.建设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项目停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2)未按约定及时足额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拨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

(3)拒不提供或者无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

2.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或者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限制其新建项目,并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国家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示。

链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4号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2025就业趋势分析: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数据上就业到底怎么样?
2
济南:2024年养老保险基数调整补缴常见问题?
3
深圳:2025年医保门诊统筹报销额度有提高!
4
壹人事员工学习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5
深圳社保新规!2024年7月起不再自动扣费,需自行申报缴费!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6
肯德基涨价,鸡肉不背锅
7
东莞:2025年1月起,医保缴费基数有调整
8
壹人事平台2024年12月社保缴费截止日
9
员工受指派参加其他公司团建受伤算工伤吗?
10
刚过去的2024,什么行业在闷声发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