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48小时限制太坑?是时候改改了

来源:法治周末 壹人事 阅读量:1525 时间:2016-09-18
社群 HR社群

近日,据媒体报道,深圳某厂女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晕倒,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经家属一再要求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后死亡。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为此深圳市社保局未认定该女工为工伤,家属诉至法院后,一审败诉。


自工业革命产生后,工业文明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创新的道路,但同时也带来了工业灾害,其中职业劳动中的人遭受职业伤害是工业灾害之一。如何预防、分散、化解职业伤害风险,对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受害家属给予合理的补偿成为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公约《关于工人赔偿(包括农业工人)公约》(第121号)确定“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伤害为工伤”。这一规定成为确定工伤的基础理论依据,逐渐形成认定工伤的“三工原则”,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以法律确定工伤的认定标准。但纵观世界各国法律,尚无明确将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之内死亡视同工伤的规定。一般是以其死亡是否因工作引发的,如与工作有关即列入工伤保险范畴,如不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则不认定工伤,而将其列入医疗保险范畴。


如,日本有过劳引发疾病死亡认定“过劳死”制度。英国规定“如果事故发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相反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推定劳动者是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美国工伤认定的标准之一是“伤亡事故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过程解释比较宽松,只要是“发生在工作场所内,或者得到雇主的同意,或者雇员的行为能使雇主受益,雇员都被认定和工作相关,从而可以获得工伤认定”。德国也有与在工作场所死亡与工作有关按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我国工伤认定采取列举式,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列举了工伤认定的“三工”原则,第15条列举了视同工伤的标准,第16条列举了不认定工伤的标准。其中“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视同工伤的一种。


所谓视同工伤,即本身不应属于工伤范畴,出于历史习惯和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宗旨将其列入工伤保险救济范畴。48小时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立法实践,是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状况下对死亡职工遗属的法律救济。


而量化48小时,是为了使法律条文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将突发疾病无限制地扩大到工伤保险救济的范围内,试想如果没有一定量化,的确会造成操作困难。但这一简明规定有其局限性,也带来是否公平合理的质疑,尤其是随着是突发疾病与工作是否有关联。


“过劳死”等在医学和法律上界定不明的情况日益增多,一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却因为“48小时”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工伤待遇,于情于理都难以让人接受,人为制造伦理的难题,给职工亲属造成两难抉择,是选择不可预测的“保命”还是选择实在的“保赔偿”?也会引发道德风险,有些职工的家属为获得工伤赔偿而放弃治疗,有些单位为避免赔偿而拼命救已经“脑死亡”或医疗上无存活希望的职工。这一制度频遭质疑,甚至有人呼吁取消48小时的限制。


笔者以为现行48小时的设定,过分重视死亡时间而忽略死亡是否与工作的关系,同时在48小时内死亡视同工伤认定上,机械的理解和执行法律,也会导致有失公平和人性,与立法本意有违。


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才算工伤的规定本身有必要得以修改或完善。应该从工作与死亡原因、死亡结果的联系上考虑是否认定工伤,应该将因工作原因引起的死亡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不是只是重视死亡时间而忽略死亡是否与工作有直接间接的关系。这样规定避免道德冲突,也弥补48小时规定中缺失的工作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立法也在进步,立法既应考虑工伤认定的公平性,也应考虑法律本身的人文性;扩大认定范围,从更普遍的意义上确立起保护劳动者权利的价值准则。工伤认定的立法和执法只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以人为本,才更能体现制度的先进性,符合民意,具有更持久的法律生命力。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苏州市生育一次性营养补助上调!超全申领指南来了→
2
惠州:@缴存职工 这种情形可以全额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
3
岳阳生育津贴新政来袭,直接到账更安心!
4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5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6
失业了也能有保障!@十堰人,失业保险金最全指南来咯~
7
无锡市失业保险金下限标准上调!
8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9
成都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公式有调整!
10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