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医保、养老保险“跨省通办”工作,国新办说了什么?

推进医保、养老保险“跨省通办”工作,国新办说了什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9月30日下午3时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会上解答了记者关于“跨省通办”的多个问题
,下面壹人事将截取涉及社保的部分分享给大家,附原文:
http://www.nhsa.gov.cn/art/2020/9/30/art_14_3683.html
。
人社部主要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介绍了本次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中人社部的主要任务。这次国务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中,由人社部直接负责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共有33项,可以说是这次的大户。其中,需要在今年底前完成的有16项,明年底前完成的有14项,2022年底前完成的3项。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人社部加速推进各项异地就业和社保服务。
下一步,人社部将按照本次“跨省通办”要求,继续开通失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社保卡网上申领和补换等服务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大数据比对,扩大社保待遇资格的“无形认证”,减少群众操作。
通过规范参保证明,为个人或企业提供统一的查询、打印等服务。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地区协作机制,
逐步为参保的工伤职工提供异地待遇资格认证、异地居住申请、异地就医结算等服务
。
开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的“多地联办”。
将目前的年度社保权益查询进一步升级为月度的社保参保缴费记录查询。
国家医保局主要工作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针对“跨省通办”中医疗保障方面的工作作了简要介绍。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已经在全国所有统筹地区普遍开展,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9月28日,国家平台备案人数711万人,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35739家,其中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32742家。自2017年1月启动以来,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19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497.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883.6亿元,支付比例59.0%。
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三个片区开展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9月28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稳步扩大试点地区、扩大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和门诊结算范围
。
同时,研发上线了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开展国家平台统一备案服务。
目前已有19个省份的120个统筹地区上线小程序,
近期国家医保局启动了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试点工作,取代现行备案管理
,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按照国务院政务服务工作安排,国家医保局负责的政务服务事项有8项,分别是2020年底前实现1项,即
“医保电子凭证申领”
;2021年底前实现6项,分别是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备案”、“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信息变更”
;2022年底前实现1项,即“
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完善医保管理政策,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扎实推进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工作。
记者提问
上游新闻记者提问:
目前的跨省异地就医报销的只有住院和急诊费,请问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是否有时间表,以及如何结算?
黄华波答: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开展门诊费用跨省就医直接结算试点,今年国办的指导意见又明确了2021年实现门诊跨省直接结算的时间表。国家医保局在做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门诊费用跨省就医结算工作。目前,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0年9月28日,已累计结算202.56万人次,医疗总费用4.96亿元,医保基金支付2.87亿元,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试点探索步伐,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和实现路径。
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确保2021年底基本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住院门诊一体化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
群众非常关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在本次跨省通办中有哪些针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具体举措?
翟燕立答:人社部从转移需求量最大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起步,优化了经办流程,于
去年底开通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的网上申请服务
。群众不再需要去原参保地经办大厅打印参保缴费凭证,也不用再到新参保地的经办大厅提交转入申请表。同时,
还取消了地区间所有表单的邮寄,办理时限也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大幅减少到15个工作日。
目前,全国所有的地市都已经开通了这项服务。
群众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互联网渠道来办理
,各地经办机构之间通过后台完成信息的流转和转移资金的划拨。对于不需要补缴欠费的正常转移,群众“零跑腿”就可以完成办理。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跨省通办”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军人等其他类型养老保险关系的跨省转移流程,压缩相应的办理周期,减少证明材料,实现“多地联办”。
同时,也将逐步开通这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网上申请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问:
目前,社保参保缴费查询还不能实现跨省查询,各地的查询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未来要实现“跨省通办”,还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翟燕立答:目前,
参保缴费查询已经实现了跨省查询。
让参保人明白地了解自己的参保缴费和待遇情况,是有效保障参保人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个人只能通过参保地的经办大厅和网站查询到在本地的参保情况,对流动就业人员以及退休以后异地居住的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人社部已经于2019年9月起,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渠道,开通了按年度的个人社保权益信息查询服务,也就是俗称的社保年度对帐单,这里面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以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
根据这次“跨省通办”的要求,人社部还将进一步在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参保证明的查询打印。
我们将结合企业、个人在办理投标、购房、落户时经常要出具的参保证明的需求,规范各地的参保证明样式,为企业、个人提供统一的参保证明查询、打印服务,这项服务计划明年开通。
二是社保参保缴费记录查询。
人社部门将结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支持参保人按月查询本人在各地、各时间段的参保缴费信息,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时效性,这项服务将于2022年开通。相信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人员流动就业,保障参保人的社保权益。看了以上各部门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的介绍和解读,HR朋友们有没有感到接下来的工作又轻松一点了呀?
壹人事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人事服务,现在为员工选择社保代缴,还有优惠可以享哦~
文章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由壹人事综合整理
壹人事
目前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国社保公积金代缴,电子工资条群发、薪资代发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
“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