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秒回工作的人,晋升会更快吗?

看到过一位职场博主的一句话:“你坐在办公桌前敲了多少字并不重要,解决了多少问题才重要”。同理秒回但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献出好态度的意义,就是自我标签——“备选优化好人选”。
毕竟,职场本质就是公司为你的价值买单,不为你的秒回点赞。
01
消息回复越快,晋升之路越远
1、秒回的背后,藏满了心酸
秒回的背后藏着很多心酸,其中就有预警的身体,支离破碎的家庭,甚至是随时失控的情绪。
前段时间,见到了学长,头发白了半边。他才37岁,却早已是疾病缠身,甲状腺结节、心肌缺血、重度焦虑。就连医生都在警告:“你再持续熬夜猝死风险激增。”
结婚多年,“你到底是和手机结婚还是和我结婚”的疑问成为了无解的谴责。孩子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更是诛心:“爸爸总在玩手机,我想变成他的充电器。”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了,过了35的人,最怕中年失业,即使最高人民法院明确“隐形加班”应获报酬,像学长一样的人却连加班费都不敢申请。因为他们怕被贴上“太计较”的标签。
2.事事有回应,结果沦为便利贴
刷到过一位,雄心勃勃进职场,遍体鳞伤去GAP网友的分享:
信息秒回,会给一个人带来什么呢?同事把杂活甩给他:“反正他秒回”;领导把急难险重任务塞给他:“他最可靠”;晋升加薪靠边站,“反正都是分内事”。
本以为终于可以熬出头了,师父为了争取负责核心项目的机会,却被领导以:“他手头事情太多了,换个人负责。”的说辞拒绝了。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便利贴人格”,最后带来的或许只是你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却只剩一地灰烬。
职场中的人性本就是重要的人做重要的事。换句话来说就是你做的事,决定你的价值。
3.没有深度思考的秒回,让你留在底层
秒回带来最大的伤害是什么呢?是时间的不可控,以及时间的极致“被碎片化”。
想一想就很可怕,在秒回党深夜回答群消息时,“已读不回”的人可能在做连续地长达几个小时的深度思考,可能在拆解竞品最新财报,输出破局策略。
《纳瓦尔宝典》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依靠出租自己的时间是永远无法致富的。”
就像一本书《穷忙》描述的那样,一直在忙忙碌碌的人,是给自己套上底层枷锁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你会变成别人指哪打哪,一旦停下来,就茫然无措的人。
02
学会适当“装死”,为晋升铺路
1.学会选择性回复,抓住重要时机
其实就像二八定律揭示的那样,真正能决定你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机仅仅是那20%的关键时刻。与其通过秒回刷存在感,不如识别正确时机证明你的重要性。
在一些重要时刻上秒回,既能节省个人精力也能证明个人能力和忠诚度。
比如:服务器崩溃,数据丢失时,你挺身而出拿出关键数据就是天降锦鲤;客户暴怒即将解约时,你稳住客户就是定海神针:今日死线任务突发调整,你给出方案,就是灵活应变。
但像这些时候,躺平装死就能避免你被识别为“便利贴”,比如,面对领导深夜的“灵感迸发”,同事的“顺手帮忙”请求;群聊里的“@所有人”讨论。
记住,与其频刷出场率,不如抓住有效曝光率。
2.亮明边界,拿回时间掌控权
某互联网大厂晋升数据曝光:连续三年绩效TOP10的员工中,有87%的人表示,他们明确拒绝非紧急时段的信息秒回。
而是将擅长锚定在了:上班时间极限聚焦产出,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用不可替代性筑起护城河等方面。这也给打工人再次提了个醒,为了自己的发展,你要敢于亮明回复边界,让别人尊重你的工作节奏。
亮明你的时间边界你可以使用微信签名狙击术。比如,将微信签名改为20:00后专注充电,急事请电联,邮件统一9点后处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翻看手机,会被垃圾信息分心。那么可以采用物理隔离法。下班即开启“工作勿扰模式”,比如,将工作机锁进抽屉,或者对工作群进行折叠,设置免打扰时段。
如果你害怕错过关键信息,可以学习一些向上管理话术。通过沟通,让对方知道你的工作节奏,比如“张总,为确保重点项目质量,非工作时间我将延迟处理常规消息,紧急情况您随时电话,我立刻出击!”
3.提升核心价值,不靠伪积极博关注
与其纠结每条信息是否秒回,不如确保负责的任务超预期交付、关键时刻顶得上、提出的方案有洞见。毕竟,晋升时领导最终记住的,是你攻下的山头,不是你回复的速度。
想要在职场中拼出天地的人,每天至少要抢出2小时:投入能撬动晋升的核心技能。
将目光放在高价值区域,比如用三个月拿下行业顶级认证,成为部门唯一技术专家;主导设计工作流程,每年为公司节省200万人力成本;在季度战略会上,用数据模型精准预测市场拐点。
而做出这些业绩的生成产出一定不在秒回里,而是藏在日复一日的深度学习和思考中。
请你一定要相信,微信置顶了工作群,人生就被挤到了折叠区。
从今天起,一定要学会在小事上装死,在大事上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