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微信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阅读量:57 时间:2025-10-09
社群 HR社群

  节假日用微信工作算“免费加班”吗?离职工程师王先生(化姓)就将前公司告上了法院,追讨自己两年来节假日和休息日期间的加班费。

  近日,据湖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法院消息,经审理,法院认为:在休息时间通过社交媒体付出实质性劳动,同样构成加班,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报酬。经核算,判决公司支付王先生加班费5000元。

  休息时间付出了实质性劳动

  微信处理工作属于“隐形加班”

  2020年5月,王先生入职某建设公司担任主办工程师。2022年10月,他被公司口头要求提交离职申请。离职后,王先生将前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长达两年多的加班工资。

  王先生表示,在职时他存在大量延时加班、节假日加班和休息日加班,包括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国庆及春节等,这些加班大多通过微信进行——需要在工作群中回复消息、汇报工作进度、发送现场照片等。

  庭审中,前公司辩称王先生是主动离职,并否认存在加班事实,认为其诉请的加班时间和金额没有事实依据。经审理,法院认为:

  王先生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中的开会记录和照片等证据,能够证明其在休息时间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公司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应当认定为加班;

  由于王先生没有提供具体的打卡记录,微信记录的加班时长难以精确量化,全部认定为加班有失公平。最终,法院综合考量其工资情况、职务要求、加班频率、时长和内容后,酌定该建筑公司向王先生支付加班费5000元。

  法院判决“微信加班赔偿”并非个例,2024年4月,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就立案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2021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期间,李女士经常在休息时间,如周末、下班后、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等,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修改方案等,李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工作。

  2023年下半年,因公司业务调整,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李女士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12万元,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

  最终,经核算,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2021年至2023年加班费9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法官提醒:线上加班也是加班

  劳动者应当注意保存工作证据

  法官表示,随着工作方式多元化,通过微信等线上工具在休息时间处理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判断加班的核心在于是否在标准工作时间外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如果劳动者在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通过线上方式处理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而非仅仅是偶尔回复简单信息,就可能被认定为加班。

  法官详细解释了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计算标准(以2025年为例):

  国庆10月1日至3日及中秋节(10月6日)属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应支付3倍工资,且不能以补休替代;

  10月4日、5日、7日、8日为休息日调休,安排加班且不能补休的,需支付2倍工资。

  法官提醒

  法定节假日期间,如果劳动者通过线上方式处理工作事务,应当注意保存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工作证据,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企业而言,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即使员工未完成加班审批流程,只要能够证明加班事实的存在,用人单位仍可能被要求支付加班费。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杜显翰

  编辑丨崔朝辉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苏州市生育一次性营养补助上调!超全申领指南来了→
2
惠州:@缴存职工 这种情形可以全额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岳阳生育津贴新政来袭,直接到账更安心!
5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6
失业了也能有保障!@十堰人,失业保险金最全指南来咯~
7
无锡市失业保险金下限标准上调!
8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9
成都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公式有调整!
10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