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限额”岂能异化成“生命梗阻”

来源:东南网 阅读量:85 时间:2025-10-28
社群 HR社群

  近年来,医保部门推行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意在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但落地时,部分医院因医保控费指标,出现限制住院天数、分解住院周期等不合理现象,重症患者被迫频繁转院。专家建议加快医联体建设,优化医院收入分配机制,以实现医保、医院和患者的共赢。(10月27日 《工人日报》)

  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旨在破解“过度医疗”顽疾、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让患者受益。然而当这项惠民制度,竟成为重症患者一月辗转4家医院的诱因,医保“限额”演变为生命救治的绊脚石,我们必须追问:改革在落实过程中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重症患者就医本就艰难,身体虚弱、病情复杂,转院易致治疗中断、错失救治时机。因“医保费用快超限额”而被迫转院,到新医院需重做检查、调整用药,病情反复,既消耗患者身心,也背离就医改革目标。

  追根溯源,医保“限额”制度本是为保障基金可持续性的合理举措,但在执行中却发生异化。部分医院将“控费”简单等同于“赶患者”,为保考核达标,或压缩必要治疗,或频繁要求转院,把控费责任转嫁给患者,背离医保改革初衷,削弱了医院公益属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限额定治疗”极易滋生医疗乱象:部分医院为规避限额,通过分解住院周期迫使患者反复入院,或在治疗中删减必要检查与用药。这类行为既增加患者负担,又扰乱医疗秩序,使医保基金“节流”适得其反。

  破解“医保限额成生命梗阻”难题,需从制度与考核两端发力。一方面,优化医保付费模式,对重症、慢性病等长期治疗病种,摒弃“一刀切”限额,建立基于病情与治疗周期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医院合理施治空间。另一方面,革新医院考核体系,将患者满意度、治疗连续性等民生指标纳入考量,打破唯“控费指标”导向,推动医院在控费与疗效间达成平衡。

  同时,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整合区域医疗资源,让重症患者在医联体内完成从治疗到康复的连贯流程,实现医保基金高效利用。此外,要畅通患者反馈渠道,加强对“不合理转院”等行为的监管问责,让医保限额回归保障本质。(王恩奎)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苏州市生育一次性营养补助上调!超全申领指南来了→
2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3
惠州:@缴存职工 这种情形可以全额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
4
岳阳生育津贴新政来袭,直接到账更安心!
5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6
失业了也能有保障!@十堰人,失业保险金最全指南来咯~
7
成都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公式有调整!
8
无锡市失业保险金下限标准上调!
9
最新!成都市失业保险金标准上调
10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