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金并轨?企退人员好消息?

最近,有很多朋友来问:养老金并轨之后,事业单位人员会吃亏吗?因为之前的双制度导致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养老金分配不均,那么双制度并轨之后,真的会缩小吗?今天,我就来好好聊聊。
一、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与企业并轨
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改革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的,对于并轨前参加工作,并轨后退休的“中人”,国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所以从2014年10月1日到2025年十年时间设立为过渡期。
同时,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实行“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保低限高是这样规定的:1、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老办法待遇标准,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2、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老办法待遇标准,超出的部分按以下规定发放: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也就意味着,10年过渡期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将会跟企业完全一样了。我们知道,企业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后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进行计算的,现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建立个人账户,社保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二、养老金并轨的影响
养老金制度并轨对企业单位职工来说并没什么影响,主要影响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如果说事业养老金会因并轨而大幅下降的话,不仅会让机关单位人员的利益受损,也会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职业选择的吸引力降低。不过,这一点或许我们并不用太过担心,即使养老金制度实现并轨,也不意味着机关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就会减少。为了弥补改革后养老金的落差,事业单位全部开始缴纳职业年金,个人缴纳4%,单位缴纳8%,并全部计入个人职业年金账户,同时还增加了养老金的缴费额度和提高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
三、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真的会一样吗?
小新觉得暂时并不会!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来看:
1.企事业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
并轨前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从这个公式来看,主要是看工龄的长短来发养老金,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不会太低,加上各种补贴之后,总的养老金基本能达到退休前的70%,而企业单位的计算方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面的缴费中我们了解到,最高为300%,最低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所以涉及到的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后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变动因素很多,有一个因素不好,待遇就都会下降。
2.企事业单位缴费基数不同
虽然双轨变单轨,但是也是用了同一种发放方式,差距并不会那么快消除的。比如:缴纳基数的不同,我们知道,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是参加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养老金是28%,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而现在企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给职工缴纳的基数大多是按照最低的60%缴纳,很多有企业单位能够按照100%全额缴纳的,相反事业单位则是全额缴纳的。我们知道,从企业养老金的计算公式看,缴纳基数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越多,这样一来,即使一样的缴纳年限或者说工龄,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会有很大差距。
3.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
过渡性养老金也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都是按照在职时缴纳养老金基数多少,根据基数选择不同待遇,最后再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算过渡性养老金。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一直用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这么来看,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上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人员又会拉开了!
最后:
综合以上,即使到了2025年,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仍然不会降低,仍会高于普通的企业员工。想要完全一样,未来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想要领取更多的养老金,遵循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选择缴费基数高和缴纳年限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才会多。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未来的我们每一位的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都有所提高。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全国中小微企业社保代缴、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薪资代发、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立即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