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2021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来源:壹人事 阅读量:1202 时间:2022-01-11
社群 HR社群

  应纳税所得额你清楚吗?

  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但却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乍一看,非常熟悉,再仔细一想,会发现可能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呢?

  我们都知道对于收入而言,不是所有的都要缴税,而对于需要缴纳税款的那一部分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定:

  对于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这个项目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扣除各项最新规定的扣除标准之后的所得,扣除项目有子女教育经费、赡养老人的费用等。

  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报酬这一项目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每一次的劳动所得。

  偶然所得以每一次获得的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中其他的项目都以此类推。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其中,扣除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保险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利息费用、汇兑损失等。

  2.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案例分析

  甲公司2018年总收入为50万元,不征税收入为10万元,免税收入为5万元,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2万元,计算甲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50-10-5-2=33万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25%=8.25万元

  问: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一回事吗?

  答:当然不是,应纳税所得额是指需要纳税的一部分的收入,应纳税额是由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得到的,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内容就到这里,你都懂了吗?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2
企业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吗?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徐州市就业政策集锦——失业保险类
5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6
经济补偿标准太低 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
7
一地官宣!这笔钱直接发职工本人
8
7月1日起 河北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
9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问答:购房提取、账户余额每月对冲还款…
10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