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发工资,个税被查!2023年,这10种行为,可不能再有了!

来源:轻松学税 阅读量:1526 时间:2023-02-15
社群 HR社群

  企业用现金发工资容易产生涉税风险,这个问题我们不止一次的谈到。这不,又有公司因为使用现金给员工发工资,少代扣代缴个税,被查被罚了。

  据中山税稽罚〔2023〕3号,中山市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因使用现金发放员工工资,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被税务局处罚,处罚内容为:对该公司应扣未扣、应收未收个税处50%罚款,金额为9604.23元。

  为了避免造成误解并帮大家透彻理解,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案例解释说明一下:

  1、案例中企业用现金发工资并不违规也不违法,企业违法的地方是:没有代扣代缴个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工资,不代扣代缴个税,查到都会被罚。

  2、实务中,我们不建议企业用现金给员工发工资,更不建议企业经常用现金发工资。主要原因是:这样操作可能会引起税务局的重点关注,增加企业的涉税风险。案例中一万多的税款都会被查到,就是一个侧面的说明。

  3、如果企业想要通过现金发工资的方式,进行规避个税、隐匿收入,或是偷逃税款等行为,我奉劝还是不要有了。当下的稽查环境下,这样操作真的会得不偿失。

  4、处理员工工资、福利、补贴等事宜的时候,一定多加考虑个税问题,该代扣代缴的一定要代扣代缴。因为根据征管法规定,作为扣缴义务人应扣而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会有相关税款0.5-3倍之间的罚款。

  总的来看,虽然这个案例情况很简单,罚款比例和金额都不大,但其中反映的工资个税风险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也值得多加重视。

  在这里,我们根据税务局公开发布的一些文件和税案,整理了2023年税务局重点关注的、工资个税企业相关的10个涉税风险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建议大家平常多加比对,不要再有这10种行为了。

  1、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工资和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有明显差异。

  企业没有进行全员申报,有部分员工虽然发了工资但是没进行个税申报。比如,有的企业为了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故意少列人数,甚至有的企业长期只给老板或者一两个员工申报个税。

  实务中,也有的企业通过虚列员工的方式,对工资进行分解,进行逃避代扣代缴的义务,偷逃个人所得税。

  2、个税与社保比对有明显异常,包括人员数、基数等差异较大。

  3、正常经营的企业,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或经营还不错的企业,长期出现工资个税申报税额为0元。

  4、正常经营的企业,尤其一些明显的高工资企业,大多数员工(尤其超过10人及以上)工资却长期为0元、1元、5000元,以及5000元以下的。

  正常经营的企业,没有工资薪酬支出,明显会不合理。一般上述的一些工资数,会被税务局重点关注,并可能会重点核查经营相关的一些数据。

  5、存在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税的情况,比如自然人股东借款长期不还、年终向自然人股东分红、支付劳务报酬、偶然所得的处理等等情形。

  扣缴义务人不代扣代缴个税,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不是好事,因为一旦被查,纳税人需要补缴税款,企业会被罚款。

  6、给员工发一些福利、补贴之类的东西,但没有并入工资薪金申报个税。

  企业给员工发放个人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都需要仔细考虑是否缴纳个税的问题。

  7、年终奖计税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只能享受一次,有的企业一个年度多次使用,也有的企业直接发了年终奖不申报个税。

  8、员工已离职仍继续申报个数,或被多个员工或多次申诉,处理后仍继续申报的。

  9、对比同行业,公司个人所得税税款明显偏低,引起风险指标异常。

  10、让员工找票抵工资。这个之前很泛滥,不少企业被查后,现在可能少多了。

  以上,只是众多个人所得税涉税风险的冰山一角,且只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所用,不作为实际工作依据。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2
企业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吗?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徐州市就业政策集锦——失业保险类
5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6
经济补偿标准太低 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
7
一地官宣!这笔钱直接发职工本人
8
7月1日起 河北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
9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10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问答:购房提取、账户余额每月对冲还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