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量:1109 时间:2023-07-22
社群 HR社群

  发挥好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将科研“软实力”更好转化为产业升级“硬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强:近10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幅近15%,增速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2倍;2018至2022年,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幅达到28.8%;建立完善适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构建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保险补偿机制……一系列强投入、增税惠、促改革的财税“组合拳”,对支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未来财税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

  要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由于基础研究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强,需要调整优化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其探索过程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机制,包括明确政府投入基础研究的资金要求;引导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金、捐赠等方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通过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基础研究,等等。多管齐下支持基础研究,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培养、激励给予更好的资金安排,将更好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耐住寂寞”的科研环境和氛围。

  要继续鼓励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逐步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其中,持续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受益主体范围广、正向激励效果显著。税收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年均增长25.1%。此外,财政奖补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2021至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继续拓展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进一步丰富税费支持方式,鼓励企业创新行为,引导企业向研发投入要效率、以涵养科技型人才提高竞争力;通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等,以财政奖补带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搭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快车,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要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财税政策是重要抓手。可继续完善专项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等机制,进一步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解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问题等方面的优势;可通过强化银政协同,丰富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为成果转化拓展融资渠道;对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可探索给予个税优惠。发挥好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将科研“软实力”更好转化为产业升级“硬成果”。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2
企业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吗?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5
徐州市就业政策集锦——失业保险类
6
经济补偿标准太低 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
7
一地官宣!这笔钱直接发职工本人
8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9
7月1日起 河北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
10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问答:购房提取、账户余额每月对冲还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