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招用的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阅读量:381 时间:2024-05-19
社群 HR社群

  案情简介

  2023年11月,A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招聘劳动者戴某为A公司驻某地办事处的负责人,并通知A公司人事部门与戴某联系沟通签订劳动合同事宜。戴某在人事部门发来的劳动合同上签字后,将合同扫描并通过微信发送给人事部门,人事部门在扫描版合同上盖章后,又用微信发给戴某。戴某的工作内容由李某直接安排,工作中直接向李某及部门经理汇报,无需考勤,具体任务为向驻地企业推销A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戴某的2023年11月工资由李某从公司支取备用金后,通过个人账户转给戴某。此后,李某再未付过工资。戴某工作至2024年2月1日。

  2024年2月1日,A公司召开股东会议,作出“不同意设立驻外地办事处”的决定。人事部门员工告知打电话前来要求公司支付欠薪的戴某,因公司股东会议未通过在外地设立办事处的决定,公司未能与戴某建立劳动关系,其应该找法定代表人李某主张相关权益。

  后戴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的工资,并提交了双方劳动合同作为证据。庭审中,A公司不认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提交了公司职工名册及考勤打卡记录,其中均没有戴某名字。

  处理结果

  仲裁委裁决认定戴某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支持了戴某的仲裁请求。

  焦点问题

  法定代表人招用劳动者的行为,能代表公司吗?

  裁决理由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本案中,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以公司的名义招用戴某,安排戴某推销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戴某的工作直接向李某及部门经理汇报,李某向戴某支付工资,这些都是为A公司利益服务的具体用工行为,因此戴某有理由相信李某是代表A公司作出上述行为的。而且,李某招录戴某后,A公司的人事部门与戴某联系沟通签订劳动合同事宜,且双方均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盖章,说明A公司有与戴某建立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能够印证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是代表A公司作出的。A公司虽在后来作出“不同意设立驻外地办事处”的决定,但此决定为该公司的内部决议,而且是在戴某已工作3个月后才通知戴某不成立驻外办事处,并不能否认李某已付出劳动、双方建立用工关系的事实。

  综上所述,戴某从事的是A公司安排的有酬劳的劳动,所从事的工作是A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双方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双方应为劳动关系,A公司应支付劳动报酬。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2
企业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吗?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徐州市就业政策集锦——失业保险类
5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6
经济补偿标准太低 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
7
一地官宣!这笔钱直接发职工本人
8
7月1日起 河北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
9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10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问答:购房提取、账户余额每月对冲还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