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跨城入职却被“放鸽子” 法院:用人单位赔偿相应损失

来源:福州日报 阅读量:31 时间:2025-07-16
社群 HR社群

  福州日报讯(记者 阮冠达)接到了用人单位的邀请,辞去原职后千里迢迢赶去入职,却被用人单位以“岗位不匹配”为由拒之门外,这样的临时变卦需要承担责任吗?辞职后的损失又该由谁买单?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缔约过失责任纠纷。

  原来,曾在北京工作的徐某在求职过程中与福州的A公司人资经理添加微信好友,准备应聘A公司的运营经理岗位。微信沟通中,人资经理确认了徐某试用期薪资为12000元/月,并承诺“领导说来了即可办入职”,要求徐某携带离职证明赴福州就职。

  于是,徐某依约辞去在北京的工作。然而,抵达福州后,A公司却以“岗位不匹配”为理由拒绝录用徐某。经劳动仲裁未果,徐某将A公司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北京往返福州的路费、住宿费、徐某辞去原工作后短期失业的收入损失。

  鼓楼法院经审理认为,A公司在招聘平台上发出招聘新员工需求,其工作人员也曾就招聘事宜多次与徐某进行沟通,且经过面试、复试等流程,就入职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给出入职承诺后仅7天就作出不能办理入职手续的表示,违反了基本的诚实信用原则,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以当事人的信赖利益为限。所谓信赖利益的损失,通常指一方因信赖合同的成立和有效,但由于合同的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利益损失。本案中,徐某因A公司的入职承诺从原公司辞职,在1个月后才入职其他公司。对于徐某提出的诉讼请求,法院综合考虑A公司拒绝录用徐某的时间、徐某实际入职其他公司的时间等因素,酌定A公司赔偿徐某1.5个月的工资损失,参照A公司承诺的试用期12000元/月的工资标准计算。此外,A公司还需赔偿徐某因准备入职从北京往返福州的交通费用,以及住宿费用。

  鼓楼法院法官表示,当事人为缔结契约而接触磋商之际,相互间就建立了信赖关系。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谨慎作出入职承诺,一旦达成入职合意,就不应随意反悔。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也应注意留存沟通记录等证据,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江苏2025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调整申报热点问答
2
企业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吗?
3
杭州:企业职工养老金申领指南!请收好
4
北京:2025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基数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5
徐州市就业政策集锦——失业保险类
6
经济补偿标准太低 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
7
一地官宣!这笔钱直接发职工本人
8
上海职工产前假、授乳假、陪产假都有哪些规定?分别有多少天?
9
7月1日起 河北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
10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问答:购房提取、账户余额每月对冲还款…
关闭